搜尋

- 6 分鐘
《Blair專欄》 跟49樣東西說再見 ◊ 04行李箱 (下)
〝旅居美國的那半年,我從夏天過到冬天,途經了12個不同的城市,在每一次的移動中,為了減輕負擔,我必須拋下許多東西,某天打開行李箱時我突然領悟到:其實我的日常所需之物,不過就是一只行李箱的量而已呀!只靠幾件衣服、幾樣物品,我還是活得好好的,而真正該帶著走的東西,是經驗與美好回憶,我不該讓沈重行李拖累前進的腳步。 也許就是那刻,我才完全明白斷捨離的真諦。〞 ─《Blair專欄》跟49樣東西說再見 ◊ 04行李箱(上) 2016年底,我帶著這個體悟回到台灣,並開始鑽研簡單生活的方法、斷捨離掉更多東西,然後呢,也就有你們看到的這個專欄,以及我「靠一咖行李箱生活」的願望了! 所以我才說,這個行李箱是旅伴也是夥伴,它不僅裝著我的旅行用品,也裝著我的生活目標。我曾透過它表現出我對物品的執著與焦慮,也因為它開啟了斷捨離與簡單生活的可能性。我甚至常常幻想,有朝一日當我能把所有家當都裝進去,我要一一數著我到底還剩多少東西,然後拍支影片放到網路上。 (因為太喜歡這個行李箱了,所以它也是我書櫃上的展示品。我常常抬頭看著它,想像有朝一日把所有家當都裝進去的樣子。) 再下一
781

- 3 分鐘
《Nelly專欄》 尋美日常:書櫃整理--放下書本背後代表的成見
「文字是在被閱讀了之後,開始有了生命,不被閱讀,成了裝飾。」──《牧羊少年的奇幻旅程》 在執行了七年的斷捨離之後,這是我家的書櫃目前呈現出來的模樣。 一直以來,我很喜歡看日式風格的居家裝潢或是收納方面的書籍,幾年前購買書櫃的時候,我也挑了這個日系品牌的平價書櫃。可是,當時怎麽收納,總是無法達到雜誌書籍裡面那種美好的氛圍,我懷疑是自己缺乏收納與裝飾的美感。 在台灣北部生活,每到冬天溼冷的氣候到來,持續的冬雨除了讓我提不起勁,發霉的書櫃更是讓人崩潰。動手把櫃子裡的書籍與物品全部搬下來,每一片,每一面櫃子需要用濕布仔細擦拭去除黴菌,還要用乾布擦過,等待櫃子乾燥之後再把物品一一放置回去。 動手處理這些書籍與物品的時光中,我的孩子們長大了,書櫃底層有兩套婆婆在30多年前買的兒童套書,據說當時花了不少錢。我老公看過,後來傳承給我的孩子們看。現在我的孩子也過了年紀,我該拿佔據書櫃裡的套書怎辦呢?我不敢捨去這套書,因為那是婆婆的愛,但是在我捨去家裡大部分的物品之後,這些愛的兒童套書無形之中卻形成我的壓力... 這個困擾我曾經當面問過山下英子老師。是的,就是斷捨離
941

- 3 分鐘
《Blair專欄》跟49樣東西說再見 ◊ 04行李箱 (上)
我告別的不只是一只行李箱,而是一個伴,旅遊的伴,生活的伴。 跟49樣東西說再見,每週和你分享一個被我丟掉的東西,說說它的故事,還有斷捨離的過程。 2015年農曆年,我第一次去日本旅遊。當時我還是個愛購物的女大生,為了能在日本大肆血拼,我特地在出發前跟朋友借一只29吋行李箱。有了大空間加持,整趟旅程我購物力十足,回程時滿載而歸,戰利品提得我腰痠背痛但心滿意足。 隔年過年我又準備去日本旅遊,加上當時已經計劃好半年後要去美國生活,所以我趁特價的時候,上網買了一個觀望很久的玫瑰金行李箱,想當然尺寸也是直上能裝好裝滿的29吋。 無論是外型或功能,我都很滿意這個屬於我自己的行李箱,它讓我對出國有更深的期待。 時光快轉來到大學畢業的季節,我從學校搬回老家的隔天就要出發去美國,這也是我第一次要去一個這麼遠的地方生活這麼久,在許多事都未知的情況下,我發揮了杞人憂天的精神,把所有我想到可能會發生的不方便情況,以及可能需要用到的物品都帶上了。 (左圖:當年居然還特地發文分享我有多喜歡這個行李箱XD) (右圖:跟旅伴在出發美國前一天的對話。我把整個房間都翻遍了,就怕漏帶
1,103

- 3 分鐘
《Nelly專欄》 尋美日常:客廳-Living room.
Room for living, not for goods.
客廳,是家人生活凝聚與放鬆心情的空間,餘裕的空間與低限度的物品是我的重點。 在客廳這個公共空間,是目前我們在家主要的休息區域。這次,我以各個物件分別敘說它們的存在原因。 ✲沙發:去年我們換了這張四人座的沙發,可以讓我們一家四口同時一起窩在上頭看電視,購入的同時我也多買了一組替換沙發椅套,未來換洗的時候就不用挑好天氣的日子匆忙洗晾。目前這套是小孩挑的灰色,我還有另一套替換的白色。 ✲沙發旁邊几:自己或多或少有受到風水的觀念影響,大概知道大門對角的位置是財位,所以擺上一張簡單的邊几,上面的聚寶瓶是從公婆家挖寶回來的,這個木花瓶沒有上亮光漆,呈現木頭原始的色澤,我見了很是喜歡。旁邊還有一個無線Router,某天突然靈感一來,拿了女兒字典的外殼來隱藏,意外地合搭。 ✲茶几:這個茶几已經從我老公大學時期就陪伴著他,算了算時間應該已經超過25歲了,沉穩的實木材質,陪伴著我們落腳過多處。之前桌面已經斑駁,我買了賣場的波音軟片試著重修,細看仍可以見到破損的痕跡,不過這點並不會影響我們在這裡吃喝點心,玩牌,下棋,寫作業等活動。 ✲電視櫃:我家電視櫃曾經經歷過三種風
991

- 2 分鐘
《Blair專欄》 跟49樣東西說再見 ◊ 02 字典
(我們家最古早的字典是這本,民國63年出版,當時還有用四角號碼檢字法。) 跟49樣東西說再見,每週和你分享一個被我丟掉的東西,說說它的故事,還有斷捨離的過程。 你家的字典還在嗎? 國語字典幾乎是每個人求學的必備工具,不過認真想起來,上國中後就幾乎用不到了吧,加上現代有更方便快速的手機網路可以查字,小學畢業以來我用到字典的次數趨近於零,這厚重的東西對我來說,除了當書檔以外,好像沒有其他功能了。(蓋泡麵也不行呀!) 可是愛丟東西如我,每次要斷捨離字典的時候還會卡關,好像有什麼更重要的東西會被我一起丟掉一樣,這到底是為什麼呢? 有人說學習一個語言就像認識另一個世界。我們從注音符號開始,到讀懂了每個國字,字典就像夥伴一樣,陪我們探索中文的世界。 翻開字典,就猶如播放求學過程的跑馬燈,看到了多認識一個字就像發現新大陸的自己、翻不到生字而著急的自己、要造詞造句而絞盡腦汁的自己。 我是個從來不留教科書的人,加上字典的任務多年前就完成了,因此真正讓人捨不得的,是它有著自己學習的回憶吧! 後來我還發現另一個斷不了這本字典的原因:它是我幼稚園畢業時,園長送的禮物,上
563

- 3 分鐘
《Nelly專欄》尋美日常:居家玄關,入口的物品單純了,生活也會跟著單純。
在去年的40歲生日前夕,我完成自己階段性的斷捨離當作是送給自己的禮物。完成的範圍是私領域的衣櫃、梳妝台,以及公共區域的廚房、餐廳、客廳等範圍,現在正走在簡單生活的路上。 今天,分享家裡的玄關,呈現我目前真實生活的樣貌。 自從去年決定理想生活空間要更簡白的時候,對於進門後的入口玄關區域,我希望呈現出來的是少物舒適的空間感。從大門開始做改變,拿掉以前掛雨傘與外套的掛勾,月曆刻意挑選簡單的款式,如此一來,視覺上可以減少許多雜亂感。留下一幅女兒小學的畫作作業,我們兩個都喜歡這幅畫,就把它拿來當作展示品。 整理物品之前,請先整理思緒。思考理想的生活感,並朝著這個方向進行。對我來說,簡單少物的餘裕生活是目標,而斷捨離的觀念與執行是我達成目標的方法。 接下來是玄關櫃上面的平面空間。除了每天會使用的鑰匙與筆(小孩們聯絡簿每天要簽名),其餘日常用品都收進第一層抽屜裏面。淨空大部分的平面空間,是為了處理生活雜事有暫存的位置,類似我在工廠管理的buffer概念,保留一個緩衝或是預留區。 而我所謂的生活雜事可能是信箱帶回來的郵件,在這裡我就可以先拆開看,不需要的信件或廣
843

- 3 分鐘
《Blair專欄》 跟49樣東西說再見 ◊ 01 粉絲專頁
( 當時的粉絲專頁封面,背景就是我在美國打工地點的風景。) 跟49樣東西說再見,每週和你分享一個被我丟掉的東西,說說它的故事,還有斷捨離的過程。 看到標題先不要緊張!說掰掰的粉絲專頁,並不是Blair現在整聊師工作使用的那個,而是我和好友在兩年前,因為要去美國打工旅遊,加上一直夢想當個旅遊部落客而創設的。 當時我與好友還設下規定,要每天輪流更新,還要彼此督促才不會忘記。「想把那邊的一切記錄下來當作回憶,也想讓之後有機會去打工的人更了解相關事情!」對,就跟很多事情一樣,都有要堅持的雄心壯志,也是滿懷理想才開始的。 寫遊記看似好玩,但真的沒有一開始想得那麼簡單,平常沒待在電腦前就得構思內容,之後還要花時間拍照、寫文。剛到國外的我們,每天探索環境都來不及了,工作結束後也有很多活動可以參加,怎麼還會想把「關在宿舍裡打遊記」當成優先選項呢? 總之,後來的粉專更新總是有一搭沒一搭,時間就這樣飛快地轉到我們回台灣的時候了。看在這個粉專裝著許多回憶,又是無形的東西,所以我就讓它像一本不再打開的日記一樣,躺在我的臉書頁面中。 ( 比起粉絲專頁,Instagram或
908

- 2 分鐘
《Nelly專欄》 尋美路上:我選擇一間要爬五層樓梯,但是有滿窗綠意的家。(下)
2012年底,我遇到再次搬家的機會。 第一次看房的時候,我站在餐廳的位置往窗外看見一片綠意,豪不猶豫地告訴我先生,就是這裡了。我清楚知道,這個角度與空間將會是往後日常生活最美好的陪伴。對於過生活這件事,我覺得擁有生活的舒適感遠比擁有物品多寡來得更重要。 這次新的居處,我跟另一半表達:我在家處理各項家務,與這個房子相處時間很多,希望在使用上可以尊重我的需求。溝通討論過後,我們決定將廚房與浴室重新整修,其餘的部分維持房子的原貌,剩下的就是添購必須的傢俱與家電,很快地決定大方向並開始執行。 愛不是彼此相對凝視,而是朝著共同的方向望去。 _聖艾修伯里 在這次裝修房子的過程裡,我感受到被重視的愛。也許以前也曾有過,只是我沒有留意到吧。又或者,愛,其實一直都在。 經過8年主婦生活的洗鍊,我比誰都清楚適合自己使用習慣的空間規劃。對於自己的清潔與收納技巧有信心,所以我挑選平價基本款的純白色美耐板材櫃體,不鏽鋼流理檯面,以及牆面烤漆玻璃,在實用、美感與預算中找到平衡點,也因此領悟下面這一段文字的意涵-- 生活不會給我們一步到位的完美,我們能做的就是將不完美的
744

- 3 分鐘
《Blair專欄》 跟49樣東西說再見 ◊ 00 預告
( 我是Blair,一個想過簡單生活的整聊師。 ) 跟49樣東西說再見,每週和你分享一個被我丟掉的東西,說說它的故事,還有斷捨離的過程。 我是一名整聊師,我從小就熱愛整理,把東西排整齊是我療癒自我的行為之一。 過去的我,雖然擅長收納,但整齊的狀態通常維持不久,或者是上個月才收好的抽屜,到了下個月又想全部重新排列一次⋯⋯。雖然我非常享受過程,但這種「有在定期收拾,但總是整理不完」的感覺讓我很困惑。 直到高中畢業那年,我遇到了改變我生命的兩本書,一本是《斷捨離》,另一本是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》。這兩本書都告訴我們,對於整理環境,要捨去多餘的、不喜歡的物品,才能一直維持滿意的環境狀態。 ( 整聊師到府整理的工作也會協助客戶「斷捨離」。在結束後,常常清理出一袋又一袋的黑色大垃圾袋。 ) 醍醐灌頂呀!原來「丟棄」會是一勞永逸的方法! 領悟了丟棄與整理的關係後,我的生活、心態跟消費習慣都因其中的道理而改變了,整理不完的狀況也終於破除。 在實施多年書中的方法後,我成為了專職整聊師,用我的整理經驗幫助客戶體驗物少與整齊的美好。 到府工作的過程中,客戶總會問我
1,1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