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

- 3 分鐘
《Nelly專欄》 尋美路上:減物,教我學會自信勇敢,遇見更理想的自己。(中)
2011年秋天,我遇見《斷捨離》這本書。而啟動的契機,就是從衣物換季開始。 夫妻兩人加上五歲與七歲的孩子,全部的衣物,我很用心地一件件摺好,並努力塞滿大衣櫃、斗櫃、床頭櫃、掀床底櫃...等空間。空間不足,就持續添購塑膠抽屜櫃。平時看似整齊的臥室在遇到換季時期,衣物就會失控地大爆走。 後來我嘗試把生活主軸拉回「現在的我們」。太小、太舊、不適合、不喜歡、不實穿的衣物通通篩出來,想辦法送出家門。浪費的愧疚感、買來穿不到的自責、親友給予的人情壓力,面對這些不舒服的感覺。 處理過衣服之後,用同樣的觀念「我們只留需要使用的物品,而不是物品可以用就留下來」來面對其他的居家用品:碗盤、書籍繪本、玩具...等,判斷能力也越來越清明,往年困住自己的成見漸漸解開了,真實面對自己的內心,感覺真好。而且發現:生活需要的,比你想像的少很多很多很多。 2012年夏天,因為先生工作的異動,我們全家從台南搬到新北市,離開原本的家,去到完全陌生的城市重新生活。也許是執行過斷捨離而有所領悟,以前的我,透過購買物品來得到滿足,現在的我,經由減物來獲得空間的舒適感。面臨搬家這個重大改變,
1,098

- 2 分鐘
《Nelly專欄》 尋美路上:我曾在2小時內做出年度企劃報告,現在卻無法用2小時哄睡一個寶寶(上)
2004年,我27歲,多了一個身份,母親。 成為母親之後,我是一名在家照顧孩子的全職媽媽。從每3個小時餵奶,拍嗝,換尿布,洗奶瓶,烘奶瓶開始,我的心思有90%以上必須分撥給新生寶寶,這個令人由衷疼惜卻又讓人分身乏術的小傢伙。也是從這個時候,我離自己越來越遙遠了。 2002年,我25歲,在沒有智慧型手機也沒有google map的時代,獨自去蘇州出差,並在1個月內完成新廠工程師的教育訓練與作業系統的操作。 當時我可以在開會前花2個小時整理出年度企劃報告,但是現在我卻無法在2小時內哄睡一個寶寶。當時我可以要求生產部經理執行我的生產計畫,現在卻無法讓孩子乖乖坐著吃完半碗飯。當時我可以掌握幾百人工廠的生產進度,現在我卻為了孩子的身高體重未達生長曲線的50%傷透腦筋。 育兒時期第二年,我們貸款買了中古公寓。在幾乎沒有裝修的房子裡,擺上傳統傢俱店買來耐髒的深咖啡色電視櫃、深咖啡色鞋櫃、深咖啡色餐桌椅、深咖啡色大衣櫃...建立了我婚後的第一個家。似乎少了什麼?我卻一直沒有發現... 決定在家當個全職媽媽時,我以為自己已經準備好要扮演賢妻良母的角色。把孩子照顧好
821

- 1 分鐘
案例分享 | 廚房的美麗與哀愁
今天要分享的案例是一位全職媽媽,除了老公小孩之外,也與自己的母親同住,相信很多人能夠理解,三代同堂的居家生活必須顧及老的小的,到最後連自己生活基本的空間都被壓縮了。 案主的母親喜歡帶二手物品回家,他相信家人總有一天會使用到這些東西,漸漸家裡的雜物堆積如山。隨著小孩長大,空間越來越不敷使用,案主與母親幾次的溝通無效後,找上我們居家整聊室,希望透過整理收納服務幫助她找回自己的生活空間。 其中,廚房是她心中最煩的一塊,母親收集的塑膠袋、紙袋、盒子、瓶瓶罐罐幾乎都堆在廚房,累積的遠超過使用量,最後連原本的烹飪功能也漸漸被雜物霸佔。 在整聊師的陪伴下,案主的母親才慢慢敞開心胸,願意聽取第三人的建議,「主角是自己,時間軸是現在」整聊師跟案主同心協力,將廚房打造成方便烹調且好清潔的狀態,整個廚房好像終於又活了過來! (延伸閱讀:煮婦煮夫救星來了!五星級廚房收納術大公開) <讓我們知道你的居家大小煩惱> 居家整聊室提供您美好的生活想像,居家整理技術結合心理學、空間設計等專業,讓您的生活回歸舒適與質感。美好生活人人都可以擁有: www.tidyman.tw
540

- 2 分鐘
案例分享|雜物OUT!還給孩子專屬小天地
【孩子擁有自己的空間應是稀鬆平常的事情,但我卻一直無法實現】 廚房變成儲藏室、客廳變成小孩的書房,各種空間的雜物相互堆疊,最後家人都不知道該在甚麼空間做甚麼事情,家裡變的混亂。
雜物大爆炸是不是讓你忽略了每個空間該有的功能呢? 你知道嗎?家人的感情其實也維繫在空間整齊上,試想,凌亂的家裡是不是常常造成紛爭? 媽媽責怪兒子的玩具不收、兒子抱怨爸爸的襯衫掛在自己的玩樂區、爸爸質問為甚麼媽媽的衣服總是淹出衣櫃,種種吵鬧總是會讓美好生活的可能性降低。 今日要介紹的案主是一位對收納與幼教都很有想法的媽媽,儘管對收納及幼教很有想法,卻沒總是困在落實的方面。 其實我們很多客戶都是這樣,購買了相關的收納書籍,想落實知識卻總是看著雜亂的空間力不從心...... 通常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每個家都有各自的獨特性!每個家都是不一樣的,所以才會更需要專人從旁協助,而居家整聊室就是您的專人! 客戶主要希望可以讓家恢復每個空間該有的功能,因為每次看到孩子在凌亂的環境寫功課都讓她好心疼…😥 媽媽除了對收納很有想法,在教育孩子整理時也能有自己一套作法,只是缺少陪伴整理的動力,雜亂
390

- 2 分鐘
《Nelly專欄》 尋美路上:一位家庭主婦平凡中的不平凡生活(序)
我是一位家庭主婦,至今已超過14年,努力扮演著賢妻良母這個角色。 以前, 我覺得小小孩會有超乎想像的破壞力,所以傢俱要買深咖啡色的, 後來, 我親自將深色傢俱漆白,發現視覺空間變大,心情變好。 以前, 我覺得書櫃就是要塞好塞滿,才能顯現出我讀過的知識與智慧, 後來, 我只留下書櫃10%的書本,看書的數量更多,感觸更深入。 以前, 我覺得儲放空間不夠,就是要找到更多的層架層櫃來收納, 後來, 我將大部分收納櫃架移出家裡,找到理想中舒適的生活感。 接著, 我開始在不公開的社團寫出我執行斷捨離的簡單生活過程,貼出我親自整理好的居家照片,慢慢地,有人喜歡我的家,喜歡我的生活,鼓勵我寫更多,呈現更多我的真實日常。我從中獲得失去很久的認同感與成就感,那是這10年來主婦生涯中最缺乏的部分。 然後, 一位作家看見了我平凡生活的不平凡,以我的家為題材寫進書本裡,並鼓勵我走出來在書局的講座上演說我的過程,有人專程搭高鐵從臺中來到新竹來聽,而且親口告訴我他喜歡我的談話,我的內容,我的觀念,我的人,我的家...我好感動可以變成一位影響別人的人。 育兒後回歸家庭的生活,重
1,514